在亚洲留学的热潮中,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质的教育资源以及丰富的文化背景成为了许多学生的首选目的地。
两国虽然相邻,但在教育、文化、生活等方面却有着各自独特的魅力。

那么,面对这两个留学目的地,你该如何选择呢?
共同之处
01 语言环境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都是全英文授课的国家,同时华人众多,华语交流无障碍。
在这样的环境下,留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英语水平,还能深入了解当地文化,体验多元文化的魅力。
02 气候环境
两国都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气候宜人,非常适合居住和学习。
此外,两国都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为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03 教育认可度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高等教育都得到了中国教育部的认可,毕业后学历在国内具有同等效力。
这意味着无论你选择哪个国家留学,回国后都能获得认可的学历。
学历认证是啥?

国外学历学位认证是为了贯彻国家“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政策,满足广大留学生回国后在国内升学、就业、申请科研基金等需求而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这一认证,可以证明留学生在国外所获得的学历学位及就读方式是经过教育部认可的,为留学生回国后的升学、就业等提供有力支持。
最终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书,是对留学生所获学历学位及就读方式的高度认可。
持有这份认证书,留学生可以在国内更好地展现自己的学术及职业能力,更好地融入国内社会。
不同之处
04 学制差异

虽然两国本科学制相似,但硕士学制有所不同。
新加坡
新加坡的硕士分为授课型和研究型,学制较短,通常1-1.5年即可完成。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的硕士则分为授课型、混合型和研究型,学制相对灵活,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选择不同的学制。
05 留学费用
新加坡
新加坡的留学费用相对马来西亚较高,公立大学本科一年学费约为4.5-6.5万人民币。
新加坡的公立大学为外国学生提供助学金,但可能对毕业后的就业有所限制。
此外,新加坡的还为留学生提供学费免息贷款。
下面我们以新加坡三所国立大学本科学费为例,为大家做个参考:
新加坡国立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本科学费大约在30,612 – 39,168新元/年
【牙科、医学(非护理)为169,866新元/年;音乐为130,494新元/年】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本科学费大约在17,800 – 38,750新元/年,医学为77,600新元/年】
新加坡管理大学

新加坡管理大学本科学费:45,600-49,950新元/年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的留学费用则相对较低,公立大学本科一年学费约为1-2万人民币,硕士学费为2-4万人民币。
对于经济条件有限的学生来说,马来西亚无疑是一个更具性价比的选择。
06 学校排名 新加坡
新加坡的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在国际排名中表现出色,分别位列QS世界大学排名第8和第26位。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的五大公立大学在QS排名中稍稍落后,其中马来亚大学排名第65位。

两国都拥有世界一流的大学和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和发展机会。
07 文化差异
新加坡
新加坡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注重个人主义、效率和纪律性。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则更注重集体主义、传统和文化多样性。
08 生活费用

新加坡
新加坡作为一座现代化大都市,生活节奏较快,消费水平较高。
在新加坡,住宿费用约为人民币2500元至6000元/月。加上其他日常开销,如饮食、交通等,每年的生活费大约需要人民币8万。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则拥有更多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生活节奏相对较慢,消费水平较低。
留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09 签证流程
在签证申请流程上,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均展现出了明确且公正的政策体系。
但两国在签证处理的速度和便利性上还是存在着微妙的差异。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的签证申请流程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完成。
这主要归因于其审核过程的严谨性和复杂性。
尽管如此,整个流程依然非常明确,为申请者提供了清晰的指导。
新加坡
新加坡的签证处理速度通常更快。
一般来说,只要文件齐全、符合要求,大部分申请者可以在几周内就获得签证。
新加坡学生准证
新加坡学生签证,也被称为Student’s Pass,是为那些计划在新加坡攻读全日制学业的留学生提供的。
这张准证不仅允许持有人在新加坡逗留,还是多次往返的有效证件。
01 签证的有效期
签证的有效期根据学生就读的课程长度而定,确保了留学生在整个学业期间的合法身份。对于需要签证才能入境的学生,建议至少在开课日期前两个月提交申请。
02 申请流程
准备申请材料:护照、签证申请表、学校证明信等。
提交申请:向新加坡移民与关卡局(ICA)提交申请。
领取学生准证:抵达新加坡后,根据ICA的指导,前往移民厅领取学生准证。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在留学方面各有优势。
新加坡的教育质量较高,但留学费用相对较贵;
而马来西亚则拥有较低的留学成本和灵活的学制。
此外,两国在文化、生活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
因此,选择哪个国家还需根据个人需求、经济实力和职业规划来综合考虑。
无论选择哪个国家,都需做好充分准备,以充分利用留学机会,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